|
全自動砂石分離設備:精準分離混凝土,降低材料損耗在混凝土攪拌站和建筑施工中,廢棄混凝土的處理一直是行業難題,傳統人工分揀不僅效率低下,還會造成大量砂石材料浪費。全自動砂石分離設備以 “精準分離” 為核心競爭力,通過智能控制系統與多級分離結構的協同運作,實現對混凝土中砂、石、水泥漿的精準分揀,將材料損耗率控制在 5% 以下,為建筑行業節約大量原材料成本,成為降本增效的關鍵裝備。 精準分離的實現依賴于智能化的識別與控制技術。設備搭載 3D 視覺識別系統,能實時掃描進入分離腔的廢棄混凝土,精準判斷砂石顆粒的粒徑分布、水泥漿附著程度等參數,并將數據傳輸至中央控制系統。系統根據這些參數自動調整分離策略:當檢測到石子表面水泥漿較厚時,自動提高沖洗水壓至 0.3MPa,延長沖洗時間至 15 秒;若砂料中混入較多小石子,立即調小振動篩的振幅,避免小石子隨砂料一同落下。這種 “識別 - 分析 - 調整” 的閉環控制,使石子的分離精度達到 98%,砂料的純度提升至 95%,完全滿足再生骨料的使用標準。 多級分離結構是精準分離的硬件基礎。設備采用 “滾筒篩分 + 振動分選 + 水力清洗” 的三級分離模式:滾筒篩的篩孔按粒徑分級設計,10mm、20mm、30mm 的不同孔徑區域分別對應不同規格的石子,確保每一粒石子都能被精準分離到對應的收集倉;振動篩配備 5mm 和 2mm 的雙層篩網,上層分離出中砂,下層攔截細砂,同時通過高頻振動(3000 次 / 分鐘)抖落砂料表面的水泥殘渣;水力清洗環節采用定向噴淋技術,8 組可旋轉噴頭根據砂石顆粒的位置精準噴水,既能徹底清除附著的水泥漿,又避免水資源浪費。某攪拌站的實踐表明,這種多級分離結構使每小時可處理 15 噸廢棄混凝土,分離出的砂石純度較傳統設備提升 20%。 全自動控制系統為精準分離提供穩定保障。設備通過 PLC 控制系統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操作,從廢棄混凝土的進料、分離到砂石的輸送、存儲,無需人工干預。系統內置 20 種不同混凝土配比的分離參數庫,當進料成分發生變化時,能在 3 秒內自動調用對應參數,確保分離效果穩定。例如,針對 C30 混凝土的分離,系統會自動降低振動篩頻率,避免砂料過度篩分;處理高標號混凝土時,則增加沖洗次數,確保水泥漿徹底剝離。此外,設備還具備自動故障診斷功能,當篩網堵塞或噴頭故障時,立即發出預警并啟動備用裝置,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分離精度下降。 精準分離直接帶來材料損耗的大幅降低。傳統人工處理廢棄混凝土時,砂石的回收率僅為 60% 左右,大量可用砂石隨水泥漿一同被丟棄,造成嚴重浪費。而全自動砂石分離設備的砂石回收率高達 95%,每處理 100 噸廢棄混凝土,可回收石子 60 噸、砂 35 噸,按當前市場價計算,可挽回材料損失約 4 萬元。在材料品質方面,分離出的石子壓碎值僅 23%,砂料含泥量低于 3%,完全符合《混凝土用再生骨料》標準,可直接用于配制 C25 以下混凝土,減少對天然砂石的依賴。某大型建筑集團引入該設備后,年處理廢棄混凝土 5 萬噸,減少材料損耗 2500 噸,節約成本 150 萬元。 降低材料損耗還體現在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上。設備配備閉環水循環系統,清洗砂石后的污水經沉淀池、過濾罐和凈化裝置處理后,可重新用于分離環節的清洗,水循環利用率達 90% 以上,每天僅需補充少量新鮮水。與傳統水洗方式相比,每噸廢棄混凝土的用水量從 0.5 噸降至 0.05 噸,年節約用水 2 萬噸以上。同時,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干泥餅含水量低于 30%,可作為路基填充料或制磚原料,實現全流程無廢料排放,進一步降低材料綜合損耗。 設備的自適應調節能力進一步提升材料利用率。針對不同季節的混凝土特性,設備能自動調整分離參數:夏季混凝土凝固速度快,系統會提高進料速度,縮短分離時間,避免水泥漿硬結導致的分離困難;冬季氣溫低,混凝土流動性差,設備則會加熱清洗水至 20℃,增強水泥漿的剝離效果。在處理含有鋼筋、塑料等雜質的廢棄混凝土時,設備的金屬探測器和異物分揀裝置能精準識別并剔除雜質,避免雜質混入砂石影響再生骨料品質,減少因雜質導致的材料二次損耗。 全自動砂石分離設備的精準分離技術,不僅解決了傳統分離方式的粗放問題,更通過對每一粒砂石的精準回收,將材料損耗降到最低。在建筑行業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,這種 “精準分離 + 降損增效” 的模式,既減少了資源浪費,又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,同時還減輕了環保壓力。隨著智能化技術的不斷升級,全自動砂石分離設備將在精準度和效率上實現更大突破,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。 |